種子10-20粒,棕色,有香氣花期4-6月,果期7-8月。種子略呈斜方形,長3-5mm,寬2-3mm,厚約2mm。表面黃棕色或紅棕色,微有灰色短毛,兩側各有一深斜溝,兩溝相接處為種臍。質堅硬。一、整地與施肥選土層疏松肥沃、富含有機質的田塊,精耕細作。結合整地,施足基肥,每畝施土雜肥2000公斤,尿素20公斤,磷鉀肥50公斤或含氮磷鉀各15%的復合肥25公斤。二、播種葫蘆巴用種子繁殖。播種期分秋播和春播,但以秋播為主。秋播在霜降前后,春播在清明前后。播時,用耬或播種機將葫蘆巴種子均勻地播入整好的蛙面上。
種子二維碼溯源系統(tǒng)實施步驟:第一步:加載信息將特征加密標識與農(nóng)作物種子產(chǎn)品結合,賦予每件產(chǎn)品獨有的特征加密數(shù)字身份第二步:采集信息利用種子二維碼溯源系統(tǒng),在產(chǎn)品入庫、出庫等各個環(huán)節(jié)掃描采集產(chǎn)品信息,可對單件農(nóng)作物種子產(chǎn)品進行采集,也可按箱、整車等單位進行批量采集,采集的各種數(shù)據(jù)上傳到專用信息服務平臺上。第三步:準確鑒別手機掃一掃即可辨別企業(yè)稽查人員和普通消費者能簡單、快速、準確地對農(nóng)作物種子進行鑒別,假冒產(chǎn)品無處藏身。第四步:防偽追溯效果企業(yè)可登陸種子二維碼溯源系統(tǒng)平臺后臺查詢各項數(shù)據(jù),進行防偽、防竄貨報表的查看、稽查,不但可以及時發(fā)現(xiàn)竄貨、還可有效管理經(jīng)銷商,達到打擊假冒、規(guī)范市場,增加效益的目的!種子二維碼溯源系統(tǒng)是農(nóng)業(yè)增產(chǎn)的保障,企業(yè)通過追溯系統(tǒng)完全掌控種子流向,對種子進行實時監(jiān)管,發(fā)生種子安全事件時,能及時、高效地追蹤溯源,召回有問題的種子,很大程度上減少損害!選擇種子二維碼溯源系統(tǒng),為自家產(chǎn)品上一道安全鎖吧!。
【保鮮管理】可以將種子置于干燥避光、通風良好、環(huán)境溫度在10~15℃之處進行貯藏【存放期限】按照上述方法處理,波斯菊的種子通常能夠存放1~2年且保持相當?shù)陌l(fā)芽率。【園藝應用】波斯菊較耐干旱、瘠薄之地,它是花境的良好材料,亦可用做切花。【供貨提示】用播種法繁殖波斯菊主要在每年的3~5月間進行,它的種子應該提前上市。(來源:中國種子網(wǎng))。
種苗冬季管理:在地上部分枯萎后挖起根莖剪去莖蒂及須根剔除病株置于室內通氣陰涼處攤晾3-5d然后置于陰涼干燥室內在地面上先鋪1層清潔的3-5cm厚的砂整齊放上種苗厚約15cm蓋上1層薄砂再鋪種苗如此層層堆放高不超過50cm為宜。最后蓋上5-10cm厚細砂。堆積前按照種苗一定級別分別堆放以利分別移栽和堆積過程中經(jīng)常檢查。如果堆積面積過大可在堆中間插上幾束草把通氣散熱防止種苗霉爛。種苗耐寒性較強可以田間越冬。越冬前應清除地上部分殘枝落葉和雜草適當培土保護根芽。翌年2月下旬種芽開始萌動3月上旬邊起苗邊移栽安全方便。操作時務必不要挖傷、碰傷種芽。栽種時按種苗級別種植。四、田間管理1、中耕除草:5-7月雜草叢生應及早除草松土先深后淺不要傷及根部靠苗周圍邊雜草用手拔除。
如果說6元左右的低位是這輪市場周期行情運行的起點,行情上升從此起步,那么目前的12-15元也許就是其上升途中的站隨著庫存的消耗,白芷產(chǎn)不足需、供不應求的矛盾將日益顯現(xiàn),其市場行情將會劍指20元關口。如果凍災、旱災、水災等自然災害再次光顧白芷生產(chǎn),不排除突破20元的可能性。因此,大力發(fā)展白芷生產(chǎn)是促進農(nóng)業(yè)產(chǎn)業(yè)結構調整,增加農(nóng)民收入的一條有效途徑。七、種植技術要點白芷主產(chǎn)安徽、四川、河北、河南、浙江、山東等省。產(chǎn)區(qū)廣泛,適應性強。全國大部分地區(qū)均可種植。現(xiàn)將其栽培技術要點介紹如下:1、整地與施肥:選地勢高、排水好的田塊,深耕細作。結合整地,施足基肥:每畝施土雜肥5000公斤、尿素20公斤、過磷酸鈣50公斤、磷酸二氫鉀5公斤。或含氮磷鉀各15%復合肥50公斤。2、播種:白芷用種子繁殖。
一、選種選取顆粒豐滿、發(fā)育完善、巨細均勻共同、不帶著病蟲卵細菌和生命力強的種子數(shù)量少時可手藝選種,數(shù)量大時可用水選或風選。二、曬種播種前曬種能促進某些藥材種子的生理后熟,促進種子內部推陳出新,增強種子成生機,提高發(fā)芽勢和發(fā)芽率,并起到滅菌消毒的效果。曬種一般選晴朗氣候曬2~3天。在水泥地上曬種時,留意不能攤得太薄,以防燙壞種子,一般以5~10厘米為宜。每隔2~3小時翻動1次,使種子受熱均勻。三、浸種用冷水或40℃左右溫水直接浸種或冷、熱水變溫替換浸種24小時,可使種皮老化、透性增強,并能殺死種子內外所帶病菌,避免病害傳達,促進種子快速、規(guī)整地萌生。若浸種時選用一些化學物質直接進行種子處理,可得到更好效果。1、依據(jù)種子特性選擇適合的化學藥劑處理種子黨參種子在0.1%小蘇打、0.1%溴化鉀溶液中浸30秒鐘,撈起當即播種,一般發(fā)芽可提前10~12天,發(fā)芽率提高10%左右。2、用成長激素處理常用激素有吲哚乙酸、赤霉素等。黨參種子用0.005%的赤霉素溶液浸6小時,發(fā)芽率提高11.5%。
以下是化肥使用中常見的幾種不合理現(xiàn)象 化肥使用中常見的幾種不合理現(xiàn)象 1.施肥淺或表施。肥料易揮發(fā)、流失或難以到達作物根部,不利于作物吸收,造成肥料利用率低。肥料應施于種子或植株側下方16-26厘米的地方。 2.對葉(莖)菜過多施用氯肥。用氯化銨和氯化鉀生產(chǎn)的復合肥稱為雙氯肥,含氯約30%,易燒苗,要及時澆水。鹽堿地和對氯敏感的作物不能施用含氯肥料。對葉(莖)菜過多施用氯化鉀等,不但造成蔬菜不鮮嫩、纖維多,而且使蔬菜味道變苦,口感差,效益低。尿基復合肥含氮高,縮二脲含氮也略高,易燒苗,要注意澆水和施肥深度。 3.施肥方法。由于施用方法不當,可能造成肥害,發(fā)生燒苗、植株萎蔫等現(xiàn)象。
在栽培中,這種長期休眠種子的特性,就會給播種育苗帶來不便,因此需要人工催芽,以縮短種子的休眠期,促進迅速發(fā)芽人工得理催芽的方法常用的主要有:1、水浸處理:對于休眠期短,容易發(fā)芽的種子如紫荊、珍珠梅等,播前用溫水(40-60℃)或冷水浸種1-2天,就可直接播種。另外,增加水溫(如初用90℃水浸泡,并使其自然冷卻24小時)可使一些具有膠質、蠟質的種皮軟化、吸水,而后發(fā)芽。2、低溫處理:對于北方露地栽培的花卉,一些種子需要經(jīng)過一定時間的低溫(0-10℃)處理,才能促進后熟,打破種胚的休眠而發(fā)芽。將種子與濕度為60%的沙子混合(即用手捏成團,放手后又能散開的沙子),然后裝進塑料袋中,將口扎緊,放于花盆中,再連盆埋入40-60厘米深的露地,也可將種子置于3-5℃的冰箱內60-90天,春季將種子拿出,直接播種即可。3、變溫處理:有些花卉種子如流蘇、牡丹、芍藥等,具有胚根和胚軸雙休眠的習性,即其胚根需要通過1-2個月或更長時間的25-32℃的高溫階段,才能打破休眠后萌發(fā)出根,但此時其胚軸仍處于休眠狀態(tài),它需要在3-5℃的條件下,1-3個月才能解除休眠而萌發(fā)出芽。對這類種子,在播種前,與濕沙混合后,經(jīng)一定時間的高溫。然后再轉入低溫,才能促進種子在播種后短期內萌發(fā)。4、經(jīng)處理后仍不發(fā)芽的原因及種子處理操作過程中要注意的事項:以水浸法處理種子時,要勤換水,使水中有充足的氧氣,氧氣不足會引起種胚死亡。另外,浸種水溫過高(60-90℃)的時間不宜過長,在半小時至1小時之內,而后使水溫低至40℃以下,否則種胚也易死亡。低溫處理時,種子一定要與濕沙混合拌勻,處理中沙子過干,播種后也不易出苗。
藥材種子采收后的貯存與處理是非常重要的環(huán)節(jié),關系到種植的勝敗不同植物的種子貯存存在很多共性,比方大部分種子喜枯燥、陰涼、溫度較低、濕度較低的貯存環(huán)境。而種子的處理方式則有許多。很多中藥材種子外面有一層蠟質的硬膜,在自然環(huán)境中這將維護種子不易被損壞,添加休眠期等杰出效果,可在人工耕種時這又成為了一道費事,要想添加藥材種子發(fā)芽率,就需要破壞掉種子表面的硬膜,現(xiàn)在人們遍及采用的有:機械磨損、酸性溶液腐蝕、溫水浸泡等辦法,這幾種辦法中最快捷與安全的辦法就是機械磨損,咱們在種子備貨、發(fā)貨的過程中就常常運用這種辦法,比方苦參種子處理。。
用狹鋤或小齒耙仔細挖收,勿傷鱗莖,以免影響種栽和商品質量加工要選晴天,將鱗莖用水洗凈泥土,裝入麻袋或編織袋,扎緊袋口,來回拉動使之相互摩擦至殘根脫落,表皮稍有脫落但不損外形為度。3克以下的小鱗莖可直接曬干。先晾干表面水氣;然后攤在竹席、棉毯等物上曝曬4~6小時可成粉白色,冷卻之前不宜翻動,蓋上黑布,傍晚鱗莖降溫后,薄晾室內,次日再曬即可干燥。若天氣不好,需用烘房烤干,將洗凈摩擦好的鱗莖攤放在烘烤盤的竹簾上,烘烤溫度以40~50℃為宜,溫度宜先低后高,要注意排潮,特別是前期。若高溫、高濕會使淀粉糊化造成ldquo,油子、ldquo,僵子,低溫高濕會發(fā)霉腐爛。3克以上的鱗莖不易干燥,需放熏灶內,用硫磺熏蒸,至斷面加碘液不變色為止,然后再烘干。川貝的鮮干比為3.1~3.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