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蘆薈的繁殖方法1、分生繁殖分生繁殖是蘆薈的主要繁殖方法將蘆薈幼株從母體分離出來,另行栽植,形成獨立生活的蘆薈新植株。分生繁殖在蘆薈整個生長期中都可進行,但以春秋兩季作分生繁殖時溫度條件最為適宜。蘆薈生長很快,根系繁殖能力也很強。一般10公分高度大的蘆薈根系周圍往往會有一些小側芽長出。仔細觀察,這些小側芽就是用來分株繁殖的對象。(1)進行分株繁殖前,把帶有側芽的蘆薈原植株去土去盆。仔細觀察長出的側芽是否已經有獨立的根系。一些剛長出的小芽還不成熟,根系往往還沒長出。要注意選擇已經有獨立根系的大側芽。(2)選好側芽,用手指捏住側芽和原植株根系連接的生長點處,如果是成熟的側芽,輕輕掰一下就會把側芽和原植株分開。
10月27日消息:紅花酢漿草原產于巴西,喜溫暖、濕潤和充足陽光,具有較高的抗旱能力,對土壤適應性強,宜栽植在肥沃、濕潤、排水性好的土壤中;病蟲害少,管理較簡單,繁殖容易;較耐陰,畏酷暑,稍耐寒,在華北地區略加防寒即可陸地越冬紅花酢漿草花朵對光線反應敏感,在陽光下開放,傍晚或陰雨天閉合,花期長達5個多月;葉叢十分稠密,覆蓋率高,地面雜草難以生長。由于紅花酢漿草花期長,所以生長期間需大量肥水,應在春季返青前,每畝施復合肥15至20公斤,可穴施,也可視土壤墑情結合澆水灑施。在生長季節應及時施肥、澆水。除休眠期外,每月施1-2次糞肥或餅肥水就可保證其葉茂花繁。7、8月份盛夏高溫階段,紅花酢漿草有時會出現被迫休眠,花葉發黃,開花減少,此時如能注意遮蔭降溫,則基本上可以避免其明顯的休眠,保持花開不斷。在此期間,對出現的部分黃葉要及時清除掉,以免有礙觀賞。紅花酢漿草最易受到紅蜘蛛危害,多發生在每年6至8月的高溫、干燥時節,危害嚴重的可造成整株葉片枯黃。只要看到葉面上有黃白色密集的小點,就很可能是紅蜘蛛危害造成的。防治上可用40%氧化樂果1500倍、或用40%三氯殺螨醇乳油l000mdash,mdash,1500倍液噴施2至3遍,效果較好。推薦閱讀:隆昌素蘭花成為內江地理標志常州:ldquo,錯把秋天當成了夏天這株石榴花開似火新余:培植優質喬木4萬棵10萬株月季打造月季走廊河南:偃師古樹名木普查結束14種357株上ldquo,戶籍(來源:中國花卉信息網)。
在土中營腐生生活的菌絲體也可產生游動孢子囊,以游動孢子侵染瓜苗引起猝倒病菌靠灌水或雨水沖濺傳播。低溫、高濕,土壤中含有機質多,施用未腐熟的糞肥等,均有利于發病。苗床通風不良,光照不足,濕度偏大,不利于幼苗根系的生長和發育,易誘導猝倒病發生。在瓜生長成熟期,田間應嚴格控水,澆水時要絕對避免水淹瓜果,否則瓜果腐爛,易發生綿腐病。 瓜類猝倒病的發病癥狀、病原、發病規律及防治方法 三、防治方法 1.嚴格選擇營養土。選用無病的新土、塘土或稻田土,不用帶菌的舊苗床土、菜園土或庭院土。 2.土壤消毒或藥土蓋種。播種前15天翻松床土,噴灑40%的福爾馬林,每平方米用原液30毫升,對水2~4升,噴液后覆蓋薄膜,4~5天后揭開,耙松放氣;或用50%多菌靈可濕性粉劑0.5公斤加細土100公斤,或用40%五氯硝基苯可濕性粉劑300克加細土100公斤制成藥土,播種后覆蓋1厘米厚。 3.加強苗床管理。采用快速育苗,避免低溫、高濕的環境條件出現。
據讀者王強國介紹,他是一個花卉愛好者,家中種了一些花卉,但卻一直長不好前幾天,他的朋友對他說,所養花卉之所以長得不好,是因為肥料不好,該朋友建議他用雞糞給花卉施肥。他說,雞糞中富含氮磷鉀等成分,是一種優質有機肥,該肥既有利于植物生長,又可使土壤結構得到改善,且能減少水分流失。可是雞糞到何處才能找到呢?昨天,位于后湖的中環商貿城負責人稱,他們市場有一家禽市場,市場內有大量的雞糞肥可提供,如果喜歡種花的市民有需,可自己到家禽市場索取。(來源:武漢晚報)。
因地下部受害引起地上部生長發育不良花生播種半個月后,當主根開始生長時,線蟲便可侵入主根尖端,使之膨大形成紡錘形蟲癭(根結),初期為乳白色,后變為黃褐色,直徑一般2~4mm,表面粗糙,根系形成亂絲狀的須根團,在根莖、果柄和果殼上有時也能形成根結。由于根部組織受到破壞,致使植株生長矮小,葉片發黃,葉片小,底葉葉緣焦灼,葉片早期脫落,病株開花遲,結果少而小,甚至不結果。 (1)從莖葉上看,植株矮小,莖葉發黃,葉片變小,生長緩慢,底部葉片焦灼,早期脫落,開花推遲,與健株相比,出現成片高低不齊的病窩。 (2)從根上看,根部尖端出現大小不規則的小疙瘩及蟲癭,蟲癭上又生出許多幼嫩毛根,經多次重復侵染,根部形成亂麻狀須根團。根瘤與蟲癭的區別在于:根瘤生長在側根一旁,圓形或橢圓形,表面光滑,不生毛根,剖開可見褐色汁液,蟲癭則生長在根端,使整個根端膨大,表面粗糙,并生出許多不定根,剖開可見乳白色粒狀線蟲。有無蟲癭是與病毒病的主要區別。 (3)從果上看,初期在幼果上形成乳白色的小瘤,后形成褐色瘡痂狀蟲癭,造成果小而少。 2、病原形態及其特性 該病由植株寄生線蟲引起。線蟲門側尾腺口綱墊刃目異皮科,根結線蟲屬(Meloidogyne)特點:雌雄蟲體異型。一般認為,侵染花生的根結線蟲有3種:花生根結線蟲(Meloidogynearenria)、北方根結線蟲(M.hapla)、爪蛙根結線蟲(M.javanica)。
為保證二者雙豐收,苗期結合中耕除草追肥4~5次,次追肥在4月進行,畝施尿素10~15千克,6~8月為苗木生長旺盛期,每月追肥1次,每次每畝施尿素15千克如施用腐熟的稀薄糞肥,每次畝施2500~3500千克。在除草施肥的同時,對生長過密的幼苗須間苗1次。杜仲與山茱萸幼樹生長緩慢,需加強撫育,每年3~4月和5~6月各進行中耕除草并施肥。。
三、扦插技術選擇通透性良好,pH值為5左右的扦插基質,一般采用保水的細沙土或蛭石在扦插前,將插條基部用鋒利的小刀從中間切開,長度為1.5-2厘米,隨即在中間夾一小石子,不讓其閉合,增加插條基部與基質的接觸面積,利于插條生根。將插條的1/3-1/2插入基質中,把基質壓實。四、插后管理扦插后經常保持插壤濕潤,及時供應插穗生根所需的水分,溫度保持在20-25℃。在幼苗期開始時,經常用小水、清水澆灌,以滲透基質為度,切忌濁水、大水漫灌,以防幼葉沾泥,發生灼害。同時注意遮蔭,避免陽光曝曬。金邊瑞香的根系具有香氣,要避免螞蟻、蚯蚓蠶食。一。般扦插30-35天即可生根。五、金邊瑞香的種植管理金邊瑞香雖然喜半陰,但冬、春季應放在有陽光照到的環境中,生長期間如光照充足,肥效相宜,能使枝柔葉黛,開花前后宜各追施一次稀薄餅肥水或腐熟的雞、鴨糞肥水。霜降后,移入室內向陽處,室溫保持在5度右,控制澆水;盆土含水量應控制在45%左右,方能安全過冬。
(3)針對我標段的苗木制定相應的修剪措施a喬灌木修剪主要采取疏枝、短截的措施,剪除枯枝、病蟲枝、下垂枝、徒長枝對灌木如金葉榆、紫葉李、榆葉梅等采取整形修剪,對苗木樹形進行調整。并剪除枯枝、病蟲枝、下垂枝、徒長枝。b地被、草坪草坪及冬季干枯的地被、灌木、林間雜草,入冬前要剪除地上干枯部分,以防止冬季發生火災。四:冬季病蟲害防治:冬季病蟲害防治冬季,各種苗木的病蟲都在各自適宜的環境中進入越冬狀態,此時若抓住有利時機進行防治,可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1、除草、清除枯枝殘葉:目的主要是為防止雜草結籽和防止病蟲害,可結合冬季修剪,清除雜草,清理病蟲枝葉,以破壞蚜蟲、飛虱類害蟲的越冬場所,并將剪除的枝葉、雜草集中燒毀或深埋。此法還可防治天牛、螨類、介殼蟲類及存活于枯葉中的卷葉蛾、造橋蟲及螟類等害蟲。集中除草應以不傷害苗木為原則,一般采用人工拔除或剪除的方法。2、輕刮樹皮:對于生長多年的老樹的粗皮、翹皮及裂縫處常藏有害蟲,用刀具將這些樹皮刮去,刮樹皮要掌握輕刮淺刮的原則,以初步見到嫩皮為度。此外,刮樹皮前還要在樹冠下鋪塑料布等物,以便將刮下的樹皮屑集中處理或燒毀。刮后的枝干用小型噴霧器噴灑1次3至5倍的石硫合劑,可有效防治介殼蟲、紅蜘蛛等。
經栽培試驗,林下栽培或葡萄地、果樹地兼作均可得高產二、獨角蓮高產栽培技術獨角蓮采用塊莖和種子繁殖,而以塊莖無性繁殖為主,在秋季收獲時,利用球莖四周生出來的小球莖作種栽。小球莖分帶根與不帶根的兩種。帶根的較大球莖栽植后可當年收獲,不帶根的小球莖栽植次年收獲。秋季選留收獲的小種莖,用干細泥沙分層堆積,貯藏越冬。獨角蓮一般在4月下旬前后栽植,南方以4月初栽植為宜。在整好的土地上,開1.3米寬的畦,根據地勢情況,可做成平畦或高畦,然后在畦上開橫溝,溝距22~26厘米,深7~10厘米,每隔7~10厘米栽植快莖1個,芽嘴向上,每667米2施入2000~3000千克廄肥或堆肥。放入糞肥后,蓋土與畦面齊平,覆土深度4~5厘米,略鎮壓,每667米2用小塊莖20~25千克。獨角蓮出苗較晚,一般6月出苗,生長期也短。6月中旬中耕除草,并施入人畜糞水1次,8月上旬再中除、追肥1次。獨角蓮喜潮濕氣候環境,在生育期天旱時要適當灌水,不要使用土壤干燥影響產量。
修剪后要追施1-2次糞肥,這樣就可以保證養分供應此外,其抗旱與抗瘠薄能力較強,我在野外的諸多惡劣條件下,只有一點點泥土附著的地方,也發現有繡線菊的身影,其隨遇而安能力就可見一斑了。繡線菊在圃地栽培時,發現其抗性較強,病蟲害較少,還未發生過嚴重病害,但有暴雨后,地面積水過多,根部積水時間較長,比如3天以上時,就會易導致根腐病的發生,曾有一次臺風過后,部分繡線菊就因此得病,后來及時排水并對對于病株可用1000倍代森錳鋅或800倍百菌清灌根及噴葉三次后,癥狀就消失了。繡線菊屬植物養護均類似,可參照上述辦法養護。推薦閱讀:棕櫚紅棕象甲的防治厚皮香主要病蟲害的防治山姜主要病蟲害的防治月見草主要病蟲害的防治(來源:網絡)。